姜奇平:“数字红利”的紧迫战略性

2014-07-30 来源/作者: 国脉电子政务网
浏览量: 分享

  大数据是一种高级信息生产力。不同时代,人相对于劳动对象的作用方式不同,生产的社会目的也不同,形成农业生产方式、工业生产方式与信息生产方式。大数据推动着信息生产方式的形成,并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和社会转型。大数据的发展,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新四化”建设,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数字红利”的紧迫战略性

  我们需要从社会生产力引起生产方式变革的高度,充分认识大数据对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价值。实物的积累、货币的积累,曾经成为过去时代国力的标志。在信息时代,对数据的积累、加工和利用能力将成为国力的新标志。

  美国政府2012年3月29日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这不仅是一个推动美国继续在高技术领域领先的战略计划,更是一个推动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国家顶层推动下,正在通过大数据向更高的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国力迈进。

  对于处在第二次浪潮与第三次浪潮之间的中国来说,大数据发展具有战略紧迫性。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已进入信息时代,大数据的发展意味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质的提升。按照信息时代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在社会生产力上存在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拉大距离,陷入数据鸿沟的现实危险。

  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从“工业化不断加快”到“工业化基本实现”的转变中,同时要完成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历史任务。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面临着同时发展工业时代的生产力与信息时代生产力的双重任务。

  中国的和平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低水平社会生产力体系之上,要认清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的紧迫形势,从顶层建立大数据的国家战略,使我国社会生产力状况适应国际竞争所要求的新的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相联系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高水平现代化,才能充分保证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大数据给中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抓住生产方式转变这一关键,才能解决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次矛盾。面向未来,大数据将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建设智慧城乡,密切政府和民众的联系,促进民主与社会进步。大数据产业将形成新的增长点,数据业务主营化带来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我们相信,借大数据的东风,用信息生产力与先进生产方式带动发展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可以为中国带来“数字红利”,提高“新四化”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全方位激发市场需求

  抓住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机遇,将给中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用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方式带动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可以在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过程中,走出中国特色的“新四化”道路。

  大数据将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电子商务,用互联网的方式能聚合消费力,引导和激发消费力,从而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将引发产业的巨大变革。2012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交易额全年预计达到1.25万亿元,其中1/3是新启动的内需。预计到2018年,这一数字会达到7万亿元。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在启动内需方面的潜力。

  大数据利于建设智慧城市。大数据将使城镇建设走上以数据流动方式配置资源的新型发展道路。城镇建设将从片面强调向大城市集中,转向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大数据有利于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官员博客与民众建立起7天乘24小时的密切联系,比周期性的选举更有利于响应民意,为民办实事,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之路。

  大数据通过物联网、智能地图、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社区、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新的方式,使资源可以在农村那样分散的条件下高效配置,像硅谷、班加罗尔那样跨越式地实现更高水平现代化。

标签:
投稿人:zhangzhebin
在线客服